就业是最大的民生,创业是最强的动能。近年来,邹城市千泉街道紧扣“就业优先”战略主线,通过“市场聚能、企业引领、多元支撑、精准托底”的全链条模式,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、成效突出的基层就业创业新路径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聚势赋能:打造创业市场“新样板”
在千泉街道城南商务社区,五金、汽配、机电等八大专业市场组成的创业热土活力迸发,6600余户市场主体集聚成势,日均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交织不断。2025年,核心承载体——刚领国际汽配五金机电城被纳入济宁市创业市场建设试点,成为全市创业政策和资源的优先配置高地。与此同时,街道同步设立“创业赋能中心”,组建由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企业家构成的导师团,构建“培训+孵化+融资+指导”一站式服务闭环。创业者在此可享受政策解读、创贷申请、项目注册等全流程服务,实现“开办一件事、落地一整套”。截至目前,已有10余家初创企业在一对一服务下快速成型,创业成功率高达90%。同时,“创贷之家”累计发放创业贷款超2000万元,为基层经济注入“源头活水”。
企业引领:激活新兴服务业“新业态”
以“金娜管家”为代表的新兴企业,通过数字化、职业化、标准化服务模式,集服务预订、智能匹配、人员培训、售后监管于一体,不仅满足群众高品质家庭服务需求,更构建了从业者职业成长通道,带动50余人实现灵活就业。在2025年“融鑫杯”邹城市创新创业大赛中,“金娜管家”荣获一等奖,其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示范价值得到充分肯定。求职者董先生的转型故事是千泉街道技能提升行动的生动缩影。过去,他靠打零工维持生计,收入不稳定;如今通过“金娜管家”培训成为厨电安装技工,月收入稳定在8000元以上。“现在活儿更稳定,离家也近,家里人都放心。”董先生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道。从打零工到拥有稳定技能岗位,董先生的转变不仅改善了自身和家庭的经济状况,更反映出街道推动技能提升、实现体面就业的显著成效,为众多像他一样的求职者树立了榜样。
多元支撑:构建灵活就业“新场景”
位于千泉街道兴隆社区的“零工小站”总投入100万余元,占地3000平方米,是邹城市第5家零工服务阵地,专为灵活就业人群打造。小站设有候工休息、务工洽谈、设备租赁等功能区,配备12名公益性岗位人员,构建“社区党委+零工小站+劳务公司”三级服务体系,有效解决“马路零工”无场地、无秩序、无保障问题。建成以来,日均服务零工200余人次,累计超5000人次,人均年增收约1.5万元。小站联合人社部门为800名登记零工开展保洁、装修、配送等技能培训,2个月内实现全覆盖,并依托APP与热线实现高效对接。通过“企业派单、小站跟单、零工接单”模式,既满足企业用工需求,又增强小站“造血功能”,助力灵活就业向长期化、职业化发展。
精准托底:筑牢重点群体就业“新支撑”
千泉街道围绕“公共服务+重点帮扶”双向发力,持续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动态管理,优化完善就业创业全流程服务机制。2025年上半年,街道共完成个体经营就业登记321人次,失业登记17人次,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人,发布岗位信息200余条,提供求职信息50余条。聚焦重点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,优先吸纳退役军人、残疾人、长期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稳岗安置。累计开发管理城乡公益性岗位172人次,全部实现“专岗专人”,并定期组织实地核查、电话抽查,确保人岗相符、岗岗有效,为有就业意愿、具就业能力但一时难以实现就业的群众撑起一张“兜底网”。
文字报道:王天相
责任编辑:薄登峰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张庄镇:甘薯丰收忙 特色产业铺就...